水泥砂漿地面起砂、空鼓原因分析
1.1地面上的沙子
1)水泥強度等級低或使用穩定性不合格,過期,受潮結塊。
2)砂的粒徑過細,拌和時需水量大,水灰比變大,強度降低。砂的含泥量過大,影響水泥與砂的粘結力,產生起砂現象。
3)水泥砂漿水灰比太小,水泥用量較多,砂漿比較干硬,施工操作難度大,干燥收縮大,容易產生裂縫。水泥砂漿水灰比過大,砂漿強度降低,會造成面層不耐磨,產生起砂。
4)水泥砂漿攪拌不均勻,砂漿收縮時水分過多的地方容易出現起砂。
5)不熟悉水泥硬化的基本原理,地面壓光時間過早或過晚。如果壓光時間過早,水泥水化剛剛開始,仍有大量游離水,不利于消除表面氣孔、氣泡等缺陷,會擾動表面,降低水泥砂漿表面強度;如果壓光時間太晚,水泥砂漿表面的毛細孔和劃痕不易消除,強行壓光容易破壞水泥凝膠的凝結結構,降低表面的強度和耐磨性。
6)砂漿攪拌后,經過初凝、終凝到硬化,在潮濕環境下的水化作用下,繼續深入水泥顆粒內部,砂漿的強度在水化作用下繼續增長。養護時間過早或過短都會影響水泥砂漿的強度,導致表面起砂。
7)在沒有保溫措施的冬季低溫施工中,由于受凍,砂漿表面強度降低,孔隙率增加,表面形成松散顆粒,強度嚴重降低,人行走時會出現起砂。
1.2地面空鼓
1)基層表面未清理干凈,有影響面層與基層結合的異物。
2)施工時,基層表面過于干燥。鋪砂漿后,由于水泥砂漿中的水分迅速流失,水泥顆粒的水化不能充分進行,表層強度降低,與基層結合不牢固。
3)施工時基層表面有積水。鋪砂漿后,積水處水泥砂漿水灰比變大,影響面層與基層的粘結。
4)面層水泥砂漿鋪設前,如果采用掃漿的方法刷水泥漿粘結層,容易出現撒灰不均勻、掃不均勻或漏掃,水泥漿稠度不易控制,影響粘結效果;如果刷漿過早,面層鋪設時水泥漿層已經風干硬化,不僅沒有粘結力,還會起到隔離作用。
5)入口處磚層過高或澆水不夠濕潤,使面層水泥砂漿過薄,干燥過快,造成局部表面裂縫和空鼓。
電話:132-7182-8999 139-0833-1587
郵箱:541105615@qq.com
地址: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森迪大道1號21B幢博科盾新材料有限公司
主營:混凝土密封固化劑地坪、環氧自流平地坪、金剛砂耐磨硬化地坪等